【分享】如何评价抖音App

By | 2018/01/12
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

著名波谱艺术领袖安迪·沃霍尔的这段话曾经被人们反复的引用。

安迪·沃霍尔

虽然安迪·沃霍尔趋势的时候还是1987年,他没有料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。但他对媒介力量的认识和预见,依然堪称伟大;现在,每个人能出名——15秒。

互联网的演进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去中心化的过程。每个人都有表达欲。因为我们都想把自己心中美好的、有价值的东西,表达出来。

十几年前,表达还是掌握在精英手中,比如诗歌,小说,音乐,绘画,演讲,电影。

但我们每个普通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欲,不是有一句调侃的话吗:“每个人都有一个作家梦”。

后来KTV和选秀开遍大街小巷,于是,每个人都有一个歌手梦。我们希望我们的表达欲被围观,被欣赏。这会带给我们极大的愉悦和满足感。

在网络时代之前,这种表达能够被人围观欣赏的权利,注定只是属于少数人。

如今,时代变了,我虽然只是一个普通人,在知乎答题、个人微信公众号也能收获不少赞和粉丝。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是不可逆的,移动时代让这种去中心化更快、更短、更碎片。

所以互联网的伟大就在于:普通人的表达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。

微博和推特,让会写140个字的段子手们成了时代宠儿。抖音,就是音乐和视频领域不可逆的去中心化。

最早的MV,是属于明星的。比如周杰伦专辑里的MV,想必大家都看过。而在抖音里,MV只有15秒,

七里香

你听专辑的时候,有没有偷偷模仿偶像的动作耍酷?或者说,中二的你,是否想象过自己就是MV里的主角?也能像他们一样,跟着音乐的节奏摇摆,酷到没朋友?

可问题就是,拍MV太特么难了。

人家有剧本有策划有摄像有服装有灯光有场地有后期有演员。最主要的是,人家嗓子也才华,是真的歌手,是真的会唱。

可是咱什么都木有啊~顶多就是跟着节奏对对嘴型,属于KTV里不开伴唱都没法听的那种残疾人。(捂脸)

这时候,德国人搞出来一款叫做Dubsmash的app,解决了这个问题。真的就是对嘴型就行了。剧本啊台词啊音乐啊给你准备好了,你只要对嘴型和表演动作就行了。后期给你合成一段只有十秒的MV视频,有趣好玩易传播。所以它火了。

抖音就是Dubsmash的中国学徒。同样的学徒还有musical.ly和小咖秀。

Dubsmash和他的中国学徒们

可为什么只有抖音在中国新生代普通人中或了起来?成功的关键依然在于,你是否尊重普通人的表达欲,尊重普通中国人。

关键词:算法推荐+去中心化+本地化改造

小咖秀迅速崛起,又迅速凋零,问题就在于没有去中心化。你肯定看过蒋欣等一堆明星魔方金星的那段视频,瞬间引爆微博,然后一千多个明星参与了这波狂欢。但是如今,已经没几个明星玩小咖秀了。

和简单,本质上,明星就是中心化产品。互联网产品一定是要去中心化。你一个产品都是明星在玩在炫,说好的普通人的表达权利被尊重呢?普通人的存在感呢?

至于musical.ly,去中心化倒是做的不错。可是谁能想到,这款中国人做的产品,在欧美火了以后,却两次倒在了进军中国的路上。

问题就出在本地化改造:musical.ly对中国的年轻人,缺少那么一点信心。他们一开始,就避难就易的选择了美国市场,因为他们觉得美国的音乐文化氛围更能接受这种酷炫的玩法。

后来为了进军中国,他们的本地化改造和运营也非常失败。起的名字叫什么音乐地,后来改成了“妈妈咪呀”。不得不说,想起一个更差的名字还真是挺难的。

因为表达是有强文化属性的。本地化改造,非常关键。

抖音一开始就深耕中国市场。产品和运营,完全依照中国年轻人的口味来打造。对中国年轻人创意能力的自信,也得到了回报;抖音的很多玩法和挑战,都是普通用户开创的。事实证明,中国的年轻人,同样可以玩转炫酷的音段,而且创意无限,炫的飞起。

仗着母公司今日头条的算法优势,抖音在内容推荐和分发上,让去中心化更彻底。就算是一个没有任何粉丝的普通人,只要拍的好,一样能收割大量关注度,成名15秒。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愿意在这个地方玩,在这里表达自我。于是抖音火了,火在中国。

抖音起来之后,小咖秀推出了晃咖,musical.ly做了muse,再次杀回中国市场。

最后的最后,一切还是应了开头那句,为了“每个人都能出名15秒”,在音乐短视频这块阵地,谁能真正做到了尊重中国普通人的表达欲,谁就赢了。


最后抖音的思考:

  1. 制作视频有一定门槛,创意和剪辑不是任何一个素人有能力去做的;
  2. 音乐风格存在割裂,一边偏向潮和酷,一边是洗脑神曲(有点分裂);
  3. 社区的态度有一定的摇摆,感觉越来越有快手的感觉了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